7月17日依托“第二十一届工业自动化标准化研讨会”平台,由AUTBUS专委会携手北京东土科技、重庆川仪自动化、诺特(长沙)联接技术、上海自动化仪表、上海洛丁森、浙江兆龙互联科技、杭州和利时自动化及神经元信息技术等生态伙伴联合举办的“新一代工业互联及生态赋能”专题活动在北京圆满落幕。活动盛况空前,座无虚席,吸引了全球百余家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及用户共襄盛举。
本次大会聚焦工业互联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建设。通过十余场深度主题报告与互动研讨,集中呈现了AUTBUS技术在制造业、能源、自动化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显著提升了该技术在行业的影响力,为生态版图的持续扩张注入了强劲动能。
大会不仅是前沿技术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AUTBUS生态凝聚力的生动实践。从铝冶炼数智化转型的顶层规划,到油气、能源等领域的成熟解决方案,再到芯片、控制器、连接器、变送器等全产业链配套产品的强力支撑,充分印证了AUTBUS技术的卓越兼容性与强大扩展性。茶歇期间,与会嘉宾通过展区参观与专家深度交流,进一步拓展了对AUTBUS多元化应用场景的认知,为未来跨领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伊始,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李琳作开场致辞,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对行业发展的热切期望和对AUTBUS技术前景的坚定信心,为大会定下基调。随后,多位业界权威带来精彩洞见:AUTBUS专委会秘书处代表、东土科技联合创始人、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百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技术专家李坤,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公司总工宋向楠,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公司副总工马恩杰。分别从智能制造、油气管道、垃圾焚烧、电解铝等视角,系统解读了智能互联技术的应用价值,并重点展示了AUTBUS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加速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显著成效。杭州和利时、魏德米勒、重庆川仪等企业代表则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AUTBUS在设备开发与系统集成中的创新应用,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并成功实现国际标准突破的工业总线技术,AUTBUS已在智能制造、能源、自动化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落地能力。本次大会通过多维度的技术分享与实践案例,不仅深化了企业对AUTBUS价值的认知,更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联动与协同创新。
尤为瞩目的是,中国工业互联技术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2022年,基于时间敏感技术的AUTBUS宽带工业总线国家标准正式颁布;2023年,AUTBUS IEC61158 TYPE 28系列标准成功纳入国际标准体系。这标志着中国在工业互联领域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与标准制定的重大突破,为全球智能制造标准化贡献了卓越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构建了高价值的交流合作平台,更彰显了AUTBUS技术在赋能智能制造、驱动数字化转型、革新设备开发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前景。从油气到能源,从环保到制造,AUTBUS技术正深度融入千行百业,成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引擎。为全球工业数字化转型持续输出高质量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