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暨技术装备与成果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AUTBUS专业技术委员会(简称“AUTBUS专委会”)展位全面展出了AUTBUS标准体系芯片、控制系统(PLC)、仪器仪表、变送器及线缆连接器等生态产品解决方案,重点呈现了其在油气管道与阀室改造场景中的应用方案。本次联合参展的企业有重庆川仪、东土科技、上自仪、远东仪表、上海洛丁森、北京神经元、长沙诺特等11家生态会员单位,一同携手亮相。集中展现了国产化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新实力与成熟应用。展会现场吸引了众多来自全球的专业观众驻足展位参观交流,充分彰显了AUTBUS生态体系在石油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影响力与实践价值。
AUTBUS国家标准:GB/T 42019-202
AUTBUS国际标准:IEC 61158-Type 28和IEC 61784 CPF 22
基于时间敏感技术的宽带工业总线AUTBUS国际标准是我国 2008年以来工业控制网络领域唯一的IEC国际标准。融合了TSN、IPv6、OFDM等关键技术,实现了IT/OT的融合。传输距离可达500米,节点数254个,带宽100Mbps,实现了“控制信号与视频信号”通过一条双绞线进行传输且支持总线供电,支持总线拓扑和环形拓扑。
基于 AUTBUS标准协议由北京神经元公司设计的全流程自主可控总线芯片KY3001系列,KY3002系列目前已经量产,已广泛应用于流程自动化、基础设施建设、储能光热镜场、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等智能制造相关领域。
在展会现场,生态会员单位展示了基于AUTBUS总线芯片的控制器、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执行机构,线缆连接器等全系列总线设备,实现了从芯片到系统的生态协同能力,为油气行业数字化改造提供“国产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充分展现技术从研发到商用的高效转化能力。
针对油气场站智能化升级需求,本次AUTBUS专委会重点展出基于AUTBUS-PHB油气管道监控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方案突破了国外高速总线技术的垄断,实现了两线制的宽带工业总线国际标准新的突破,解决了油气现场数据互联互通难,传输距离短通信带宽窄,数据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同时展出基于AUTBUS-PHB阀室改造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降低原有功耗,简化原有的阀室配置,大大节省场地和实现阀室设备的远程监控与状态诊断,助力油气管道“少人化”“智能化”运营。实现了油气管网监控高速总线自主供给,构建了全链条国产化自主可控生态产业链,推动了“智能管道”建设,为油气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夯实了基础,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油气领域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展会期间,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党委书记刘奎荣一行莅临AUTBUS展台参观指导,并与AUTBUS专委会推广组组长薛百华先生就AUTBUS-PHB国际标准、新技术及产品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刘奎荣书记详细了解了AUTBUS-PHB芯片在管道沿线阀室、站场的应用案例,特别是在高湿度、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稳定表现,并对AUTBUS技术在长输管道监测中的国产化替代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西部管道承担着国家能源跨区域输送的重要任务,在智能化转型中面临设备兼容性、数据可靠性等挑战,并表示希望AUTBUS专委会在行业智能化转型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加强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管道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
在同期举办的“油气输送与储存技术论坛”上,AUTBUS专委会薛百华先生发表了《AUTBUS-PHB总线赋能油气管道》主题演讲,强调未来将持续举办AUTBUS技术培训、第三方行业活动,加大AUTBUS全球生态建设。
CIPC作为石油化工领域的顶级盛会,为国产技术与行业用户搭建了深度对接的平台。本次参展不仅展示了AUTBUS技术在油气场景的成熟应用,更收集到大量一线需求,为后续技术迭代与方案优化指明了方向。未来,AUTBUS专委会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针对油气管道等场景的复杂需求,加快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推动AUTBUS技术从“替代进口”向“引领创新”迈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技术力量。